季浏教授主持的上海市学校体育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基地举行第三次集中学习

发布者:刘成飞发布时间:2018-01-10浏览次数:423

2018年1月9日,上海市学校体育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基地-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季浏教授基地学员第三次集中学习研讨会在闵行校区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研讨室顺利举行。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院长季浏教授,班主任尹志华老师以及基地20名学员参与了此次学习研讨活动。


  


学习研讨会现场



  

上午九点,基地第三次集中学习研讨会正式开始,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院长季浏教授为基地学员做了《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再学习、再实践》的专题讲座。在正式讲座之前,季浏教授着重强调了体育教师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要有良好的态度和责任,要把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作为自己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


季浏教授做讲座


在讲座中,季浏教授首先介绍了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目的,提出了该课程模式的理念:即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运动;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喜爱。从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总体要求(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堂氛围、学习评价),关键要点(运动负荷、体能练习、运动技能),课程模式的求解(体格健美、体能强健;意志坚强、乐观开朗;团结合作、品德高尚)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

  

课堂现场


季浏教授指出,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个方面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他尤其指出,改革传统的“军事课、纪律课、安全课、说教课、技术课”至关重要。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倡导每一节体育课的运动密度应该在75%左右,运动强度应该达到140-160次/分钟。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每堂体育课教师让学生停顿下来讲解、示范等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剩余的30-35分钟应该是学生持续运动的时间。总之,要改变传统的无运动量、无战术、无比赛的“三无”体育教学,倡导有运动量、有技战术、有比赛的“三有”体育教学。


  

  

学员们认真做笔记


下午1点,基地学员的自主汇报学习与交流活动正式开始,共有来自4个小组的四位老师汇报学习《季浏教授论文集》之后的所思所想,活动由第2小组组长、上海市李惠利中学的陶良成老师主持,尹志华老师最后进行了总结。


  

上海市李惠利中学的陶良成老师主持交流会


首先,来自普陀区晋元高级中学的梁胜老师代表第1小组做了《学校体育将迎来新发展时代》和《体育与健康课程还须深化改革》的交流。他就《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与学员进行了探讨。从体育课程改革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再学习、再认识,增强体育教师的课程目标意识,大学与中小学应紧密合作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进行了交流。

  

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梁胜老师汇报


其次,来自徐汇区位育中学的舒翔老师代表第2小组做了交流。他交流的主题是《学习季浏教授关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的基本原则的思考》;他首先介绍了自己学校的体育开展情况、体育课的运行模式,结合自身实践提出构建适合本校特色的学校体育模式的原则。然后就学习理论的体会、思辨和创新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原则进行了交流。


徐汇区位育中学舒翔老师汇报


第三,来自上海财经大学附属北郊高级中学的舒键老师代表第3小组做了交流。她首先带领学员对《体育之研究》进行再学习交流,然后就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下的新思想、新理念、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转换进行了交流。


上海财经大学附属北郊高级中学舒键老师汇报


之后,来自上海市闵行区莘庄镇小学的陆益红老师代表第4小组做了交流。她交流的主题是“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继承上的改革与发展的认识”,她从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新体育课程继承了哪些、新体育课程的发展与创新方面进行了系统概述。


上海市闵行区莘庄镇小学陆益红老师汇报


在各组汇报结束之后,学员们进行了热烈的自由讨论交流,话题涉及体育教师的控班能力、学生中考项目的选择、运动密度和强度的分配等问题。


学员们积极进行自由发言


最后,班主任尹志华老师对本次学习活动进行了总结,他指出自2017年11月份启动以来,基地学员按照培养方案进行了三次集中学习,效果显著,很好地体现了领军后备人才的基本素质,形成了牢固的体育教师专业共同体。他希望学员们能够利用寒假,认真阅读推荐的书籍,努力提高理论水平,与工作实践相结合。据悉,本次集中学习是年前最后一次,年后开学之后将按照培养方案继续进行学习。




作者丨邓发林

尹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