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像

尹志华

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

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      

个人资料

  • 部门: 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
  • 毕业院校: Betway必威西汉姆联
  • 学位: 博士
  • 学历: 研究生
  • 邮编: 200241
  • 联系电话: 15121043880
  • 传真: 021-54342612
  • 电子邮箱: yzhkj86888@sina.com
  • 办公地址: 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四楼计算机房
  • 通讯地址: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

教育经历

2004.09-2008.06,湖南怀化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科学教育专业,本科/理学学士

2008.09-2011.06,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硕博连读硕士阶段)

2011.09-2014.06,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硕博连读博士阶段)/教育学博士

2011.07-2011.08,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研究分析暑期学校/访学博士生

2012.07-2013.08,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育与人类生态学院,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生

2019.09-2019.11,Betway必威西汉姆联第11期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

2020.12-2022.12,清华大学体育学博士后流动站

工作经历

2010.12-2011.04,上海市教委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上海教育》杂志编辑部,实习编辑兼记者

2014.07-2017.12,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讲师

2017.12-2022.12,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22.12-现在,     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教授/博士生导师  

个人简介

团队成员

(一)教育学硕士/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学术学位硕士)

2018级:刘   艳,2018.9-2021.6,体育教师体育素养感知量表(PPLIPET)的修订与初步应用研究。毕业去向:上海市闵行区江川路小学

2019级:张古月,2019.9-2022.6,体育骨干教师职业认同与领导力的关系研究——以上海市学校体育领军后备人才为例。毕业去向:广东省深圳市聚龙科学中学

2019级:孟    涵,2019.9-2022.6,职前体育教师教育实习效果结构探索与量表编制研究,上海市优秀毕业生。毕业去向:上海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博士生

2020级:黄    帅,2020.9-2023.6,体育教师人文底蕴素养结构探索与表现性水平开发研究,Betway必威西汉姆联优秀毕业生。毕业去向:长江证券研究所

2021级:刘皓晖,2021.9-2024.6,体育教师健康服务能力模型构建与测评研究,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次),Betway必威西汉姆联优秀硕士论文。毕业去向:清华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博士生

2021级:徐丽萍,2021.9-2024.6,体育公园服务质量测评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Betway必威西汉姆联优秀毕业生,Betway必威西汉姆联优秀硕士论文。毕业去向:上海体育大学体育管理专业博士生 

2021级:贾晨昱,2021.9--2024.6,体育教师数字素养结构模型与测评工具开发研究,Betway必威西汉姆联磐石奖学金。毕业去向:重庆移通学院大健康管理学院

2022级:练宇潇,2022.9-

2022级:郝庭萱,2022.9-

2023级:降佳俊,2023.9-

2023级:廖一阳,2023.9-

2024级:周清源,2024.9-

2024级:徐睿林,2024.9-

  

(二)体育硕士/体育教学、社会体育指导、运动训练(专业学位硕士)

2019级:田恒行,2019.9-2021.6,中小学体育教师在线学习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Betway必威西汉姆联优秀学生、Betway必威西汉姆联智慧奖学金。毕业去向: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博士生

2019级:汪    琴,2019.9-2021.6,核心素养下不同版本高中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的比较研究。毕业去向:上海市闵行区莘松中学

2019级:肖志君,2019.9-2021.6,核心素养下不同版本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师用书的比较研究,Betway必威西汉姆联优秀毕业生。毕业去向: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创新实验学校

2020级:万    雪,2020.9-2022.6,大学体育迁移价值的效果及形成机制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上海市优秀毕业生。毕业去向: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

2020级:彭    博,2020.9-2022.6,中小学体育教师自我效能感与核心素养的关系研究。毕业去向:广东省深圳中学龙岗学校(集团)兰著学校

2020级:田    越,2020.9-2022.6,中小学体育教师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毕业去向:广东省深圳科学高中 

2020级:徐    悦,2020.9-2022.6,职前体育教师社交媒体感知结构探索与量表编制研究,上海市优秀毕业生。毕业去向:爱尔兰利莫瑞克大学(University of Limerick)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博士生

2021级:陈莉林,2021.9-2023.6,体育教师健康传播能力结构模型构建与形成影响因素研究,Betway必威西汉姆联优秀毕业生、Betway必威西汉姆联优秀硕士论文、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毕业去向:华中师范大学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博士生

2021级:刘嘉欣,2021.9-2023.6,中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与师德水平的关系研究。毕业去向:Betway必威西汉姆联第二附属中学临港奉贤分校

2022级:杨    婕,2022.9-2024.6,体育教师对跨学科教学接受度的影响因素研究上海市优秀毕业生。毕业去向:上海市南洋模范初级中学

2022级:唐嘉呈,2022.9-2024.6,五种体育课程模式应用效果比较研究——基于元分析的视角Betway必威西汉姆联优秀毕业生、Betway必威西汉姆联智慧奖学金。毕业去向: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实验学校

2022级:吴陈昊,2022.9-2024.6,体育教师跨学科教学素养结构与形成影响因素研究,Betway必威西汉姆联优秀毕业生。毕业去向: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生 

2022级:温苗苗,2022.9-2024.6,体育专业大学生互动性健康结构探索与测评量表开发研究Betway必威西汉姆联优秀毕业生

2023级:陈雯雯,2023.9-

2023级:张月森,2023.9- 

2023级:林佳露,2023.9-

2024级:钟启颖,2024.9-

2024级:闫紫珺,2024.9- 

2024级:王延芳,2024.9-

  

(三)教育硕士/学科教学(体育)(专业学位硕士,公费师范生,在职体育教师)

2018级:闫铭卓,2018.7-2021.12,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对小学四年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2018级:张洪滔,2018.7-2021.12,基于SWOT分析的初中体育社团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胶州市为例

2018级:袁经朋,2018.7-2021.12,体能模块练习采用高强度间歇训练和持续训练对高中生体质健康水平影响的比较研究

2018级:何根红,2018.7-2021.12,中小学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水平与特点研究——以江西省吉安市为例  

2019级:李万里,2019.7-2021.12,战术比赛教学模式对高中男子足球教学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2019级:凌传勇,2019.7-2021.12,疫情时代高中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现状调查与推进策略研究——以玉林市为例,Betway必威西汉姆联优秀毕业生 

2019级:侯    雷,2019.7-2022.12,公园绿地转化为中学生体育消费新空间的SWOT分析与推进路径研究——以青岛市为例

2019级:李亚韬,2019.7-2022.12,体育教师感知价值与角色压力的关系研究——以太原市为例

2020级:李    月,2020.7-2022.12,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在初中排球教学中应用的实验研究

2020级:刁文洁,2020.7-2023.6,战术比赛教学模式在高中篮球教学中应用的实验研究

2020级:薛    鹏,2020.7-2023.6,中小学体育教师核心素养水平与差异研究——以青岛市为例

2021级:李璐雯,2021.7-2024.6,体能练习环节采用TABATA高强度间歇训练对初中生体质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2021级:翟浩名,2021.7-2024.6,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男生排球教学中应用的实验研究

2022级:谭盛佳,2022.7-

2022级:卢威扬,2022.7-

2022级:陆前忠,2022.7-

2023级:杨自茂,2023.7-

2023级:刘    辉,2023.7-

2023级:茅雨婷,2023.7-

2023级:林    鹏,2023.7-

2023级:郑富华,2023.7-  

2024级:黄书琦,2024.7-

2024级:赵陈阳,2024.7-

2024级:代小龙,2024.7-

2024级:曹    卉,2024.7-

2024级:汤    晔,2024.7-

  

社会兼职

1. 美国健康与体育教育协会(Society of Health and Physical Educators in AmericaSHAPE America)会员

2. 国际华人体育与健康协会(International Chinese Society for Physical Activities and HealthICSPAH)终身会员兼华东分会秘书(编号:LT0132)

3. 华人身体素养学会(Chinese Physical Literacy AssociationCPLA)执委

4. 美国西弗吉尼亚健康、体育、娱乐与舞蹈协会(West Virginia Alliance for H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DanceWVAHPERD)会员

5. 教育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秘书

6. 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成员兼秘书

7. 教育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材审查指标研制专家组成员

8. 教育部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课程标准研制专家组成员

9. 教育部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专家

10.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论文评审专家

11. 教育部全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专家

12.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体育与健康课程实验研究创新团队专家

13. 国家体育总局领导干部体育素养研究小组专家

14.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

15. 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评审专家

16. 中国教育学会会员(编号:G0020110188)

17.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会员(编号:M1709L0477M)

18. 上海市普通高中教材编制指导委员会专家

19. 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评审专家

20. 上海市体育局体育科技项目评审专家

21. 吉林省运动康复协会专家

22. 吉林省体育局智库专家

23. 广东省深圳市亥步智体科技有限公司专家智库首席体育健康教研专家

24. 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外聘专家

25. 上海市闵行区小学体育种子教师培养基地指导专家

26. 山东省金乡县第一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研究开发指导专家

27.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SSCISCI来源刊)审稿专家

28. Evaluation and Program Planning(SSCISCI来源刊)审稿专家

29. BMC Psychology(SSCI来源刊)审稿专家

30Scientific Reports(SCI来源刊)审稿专家

31. Cogent Social Sciences(Taylor & Francis旗下期刊)审稿专家

32.  国际高等体育教育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Phys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AIESEP)会议论文审稿专家

33.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CSSCI来源刊,中文核心)首届青年编委/审稿专家

34.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CSSCI来源刊,中文核心)审稿专家

35. 《体育学研究》(CSSCI来源刊,中文核心)审稿专家

36.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CSSCI来源刊,中文核心)审稿专家

37.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CSSCI来源刊,中文核心)审稿专家

38.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CSSCI来源刊,中文核心)审稿专家

39.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CSSCI来源刊,中文核心)审稿专家

40.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CSSCI扩展版来源刊,中文核心)审稿专家

41.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CSSCI扩展版来源刊,中文核心)审稿专家

42.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中文核心)首届青年编委/审稿专家

43. 《体育教育学刊》(RCCSE核心期刊)编委/审稿专家

44.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审稿专家

45.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审稿专家

46. 《体育科研》审稿专家

研究方向

1. 体育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

2. 体育课程与教学理论与实践  

招生与培养

一、博士后招生

1. 博士后流动站:体育学


二、博士招生

1. 学术学位博士:体育人文社会学

2. 专业学位博士:体育博士-体育教育教学

3. 专业学位博士:教育博士-学校课程与教学


三、硕士招生

1. 学术学位硕士: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

2. 专业学位硕士:体育硕士-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

3. 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硕士-学科教学(体育)

开授课程

一、曾开设课程

1.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本科生)

2.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本科生)

3. 《体育教育研究型课程》(本科生

4. 《体育课程导论》(体育硕士,合开)  

5. 《体育研究前沿课程》(教育硕士,合开)

6. 《体育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研究》(教育硕士,合开)

  

二、现开设课程

1. 《体育科研方法》(本科生)

2. 《健康管理》(本科生)

3. 《国际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本科生)  

4. 《体育专业硕士的应用性论文写作》(体育硕士)

5. 《国际体育与健康课程研究与实践》(体育硕士)   

6. 《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与应用》(体育硕士,合开)

7. 《体育科研方法与应用》(体育硕士,合开)  

8. 《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与实践》(学术硕士,合开)  

9.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教育硕士,合开)

10. 《体育论文写作》(教育硕士)

11. 《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专题研究前沿》(博士生,合开)

科研项目

32.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研究”,23FTYA0042023-2025 (已结题,证书编号:F20240898)

31.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一般项目,“体育素养国际比较研究”,21FTYB0062021-2023 (已结题,证书编号:F20230435)

30.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研究”,16CTY0132016-2021 (已结题,良好,证书编号:20212078)

29. 主持,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项目,“体育教师教育改革实践与人才培养创新研究”,2012061400392012-2013 (已结题)

28. 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0批面上资助项目,“推进大城市金角银边区域转化为体育消费新空间的困境与路径研究”,2021M7019322021-2022 (已结题)  

27.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开发研究”,15YJC8900422015-2019 (已结题,证书编号:2019JXZ1862) 

26. 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制订的基础理论与认知实证研究”,ELA1403792014-2019 (已结题,证书编号:36474)

25. 主持,中国体育科学学会“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专项课题”重点项目,“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标准构建研究”,ZD20230082023-2024 

24. 主持,湖北休闲体育发展研究中心开放基金课题一般项目,“新时代超大型新城市全民健身空间创新拓展研究”,2022A0022022-2024  

23. 主持,中国体育科学学会“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专项课题”重点项目,“高校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体系构建研究”,ZD20210012021-2022 (已结题) 

22. 主持,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科研体育与卫生专项一般课题,“新时代体育教师师德师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2020TY093117ZB2020-2024 (已结题) 

21. 主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体育专项重点课题,“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育教育)建设对学校体育促进作用的研究”,16TZ0072016-2019 (已结题,证书编号:2018TZ16007)

20. 主持,上海市体育局体育决策咨询课题重点项目,“上海市城市空闲区域和地下空间建设嵌入式体育设施研究”,TYJCZX2021042021 (已结题,研究成果入选上海体育产业蓝皮书) 

19. 主持,湖北休闲体育发展研究中心开放基金课题重点项目,“大城市金角银边区域转化为体育消费新空间的研究”,2020Z0022020-2022 (已结题)

18. 主持,上海市教委学校体育科研一般项目,“上海市中小学体育领军后备人才成长的影响因素与培养策略研究”,HJTY-2018-C132018-2019 (已结题)

17. 主持,上海市教委晨光计划项目,“美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发展与实施效果研究”,16CG282016-2019 (已结题)

16. 主持,上海市教委学校体育科研青年项目,“国际一流高等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的比较研究”,HJTY-2016-E042016-2017 (已结题)

15. 主持,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整体实施效果研究”,40500-23204-542500/006/0122023-2026

14. 主持,Betway必威西汉姆联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预研究项目,“新时代体育教师健康素养体系构建与培养策略研究”,2023ECNU-YYJ0362023-2026

13. 主持,Betway必威西汉姆联教材研究重点项目,“基于核心素养的不同版本高中体育与健康教材比较研究”,2023-2024   

12. 主持,Betway必威西汉姆联人文社会科学智库成果培育项目,“上海市公园绿地和住宅小区建设儿童青少年健身设施的现状、困难研判与推进策略研究”,2021ECNU-ZKPY0172021-2022 (已结题)

11. 主持,Betway必威西汉姆联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研究项目,“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失范事件负面清单与预警应对策略研究”,HSJY2020072021-2022 (已结题,优秀)

10. 主持,Betway必威西汉姆联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研究项目,“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生命周期理论的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路径研究”,HSJY2021032020-2021 (已结题)

9. 主持,Betway必威西汉姆联人文社会科学智库成果培育项目,“后疫情时代上海市体育消费新空间拓展需求与金角银边区域利用研究”,2020ECNU-ZKPY0162020-2021 (已结题)

8. 主持,Betway必威西汉姆联精品教材建设专项基金项目,“健康管理”,2020-2022 (已结题)

7. 主持,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学术评价与促进研究中心开放研究项目,“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体育师范类专业分级认证策略研究”,IAED2017B122017-2018 (已结题)

6. 主持,Betway必威西汉姆联人文社会科学海外发文项目,“中美体育教师对健康体能知识的认知与课堂教学效果的比较研究”,2016HW0152016-2019 (已结题)

5. 主持,Betway必威西汉姆联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预研究项目,“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的模型构建与测评研究”,2016QN0212016-2018 (已结题)

4. 主持,Betway必威西汉姆联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资助项目,“中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框架体系构建及其改革研究”,PY20130032013-2014 (已结题)

3. 主持,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资助项目,“中国体育教师教育改革实践与人才培养创新研究”,XRZZ20120182012-2014 (已结题)

2.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项目(ALA150010)子课题,“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2016-2021 (已结题)  

1.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0ZD&052)子课题,“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2010-2013 (已结题)

学术成果

一、学术期刊论文发表

(一)英文期刊论文

18. Yin, Z.H., Sun, M.Z., Meng, H., & Wang, X.Z.Challenges, Reorientation,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Chines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the Post COVID-19[J].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2021, 92(S1)A81-A82. (SSCI & SCI, JCR-Q3, IF2.098)

17. Yin, Z.H., Deng, F.L., Wang, X.Z., & Sun, M.Z. Factors Influencing Expert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Shanghai [J].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2019, 90(S1)A129-A130. (SSCI & SCI, JCR-Q3, IF1.883)

16. Yin, Z.H., & Sun, M.Z.Graduate-Level Preservice PE Perception of Students PE Learning Outcomes[J].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2017, 88(S1)A119-A120. (SSCI & SCI, JCR-Q2, IF2.268)

15. Yin, Z.H., Wang, X.Z., Sun, M.Z., & Ji, L.Perceptions of Preservic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Regarding Teacher Standards[J].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2017, 88(S1)A121-A122. (SSCI & SCI, JCR-Q2, IF2.268)

14. Yin, Z.H., Wang, X.Z., Ji, L., & Sun, M.Z.MOOCs in Higher EducationA Novel Physical Education Experience [J].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2016, 87(S2)A119-A120. (SSCI & SCI, JCR-Q3, IF1.185)

13. Yin, Z.H., Wang, X.Z., Ji, L., & Sun, M.Z.Assessing the influence of NASPE/NCATE accreditation on PETE [J].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2015, 86(S2)A60-A61. (SSCI & SCI, JCR-Q3, IF1.702)

12. Liu, H.H., Yin, Z.H.*, Jiang, J.J., Guo, Z., & Liu, B. Developing a Model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ʼ Health Service Competence in: Based on the Grounded Theory Technical Approach[J].BMC Public Health2024, 24: 3506, https://doi.org/10.1186/s12889-024-21060-0(SCIJCR-Q1, 中科院2区Top,IF:3.9通信作者)

11. Xu, Y., Yin, Z.H.*, Liu, H.H., Sun, M.Z., Guo, Z. & Liu, B. Model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Preservic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ʼ Perception of Social Media: A Grounded Theory Approac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3, 20(5): 3886, https://doi.org/10.3390/ijerph20053886 (SSCI & SCIJCR-Q1, IF4.614通信作者)

10. Liu, H.H., Yin, Z.H.*, Chen, S.T., Yang, Y.C., & Tian, H.X. Development of an Assessment of Ethics for Chines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 Study Using the Delphi and Expert Ranking Method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2, 19(19), 11905, https://doi.org/10.3390/ijerph 191911905(SSCI & SCIJCR-Q1, IF4.614通信作者)

9. Liu, H.H., Yin, Z.H., Tian, H.X., & Wan, X.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hines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Ethics and Style[J].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2022, 93(S1)A16-A17. (SSCI & SCI, JCR-Q3, IF2.098)

8. Zhang, Y.S., Zhou, M., Yin, Z.H.*, Zhuang, W.Z., & Wang, Y.F.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ies and mental health in older people: a bibliometric analysis[J].Frontiers in Psychiatry2024, 15: 1424745 , https://doi.org/10.3389/fpsyt.2024.1424745 (SSCI & SCIJCR-Q2, IF:3.2通信作者)

7. Tian, H.X., Sun, M.Z., Yin, Z.H.*, Liu, H.., & Li, F.F. Developing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the online learning literacy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China[J].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24, 15, 1243491, https://doi.org/10.3389/fpsyg.2024.1243491  (SSCIJCR-Q1, IF4.232通信作者)

6. Xu, Y., Li, F.F., Yin, Z.H.*, Sun, M.Z., Guo, Z., & Liu, B.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social media perception scale for preservic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J].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023, 14: 1179814 ,  https://doi.org/10.3389/fpsyg.2023.1179814 (SSCIJCR-Q1, IF4.232通信作者)

5. Jia, C.Y., Xi, Y., Yin, Z.H., & Xu, L.P.Impact of Yoga Practice on Students’ Cognitive Function [J].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2023, 94(S1)A45-A46. (SSCI & SCI, JCR-Q3, IF2.098)

4. Chen, Z.E., Xu, Y., Zhou, M., Yin, Z.H.*, Xu, L.P., & Chen, W.W. Using the grounded theory to develop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Chinese school sports coaching competence[J].BMC Public Health2024, 24: 3202,   https://doi.org/10.1186/s12889-024-20649-9(SCIJCR-Q1, 中科院2区Top,IF:3.9通信作者)

3. Chen, L.L., Xu, Y., Li, F.F., Sun, M.Z., Yin, Z.H.*, Guo, Z., & Liu, B. Developing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Chines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health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based on grounded theory [J].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2023, 11: 1233738, https://doi.org/10.3389/fpubh.2023.1233738 (SSCI & SCIJCR-Q1, IF:5.2通信作者)

2. Meng, H., Hong, Z.J., Li, Y., Jia, X.S., & Yin, Z.H.* Enhanced Strength and Ductility by Introducing Nanobainitic Ferrite in Bainitic Steel Used in Sports Equipment [J].Metals, 2021, 11(12): 2007, https://doi.org/10.3390/met11122007 (SCIJCR-Q2, IF2.695通信作者)

1. Li, W.D., Xiang, P., Gao, Z., Shen, B., Yin, Z.H., & Kong, Q.T. Impact of 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 Guidelines and Documents on Research on Teaching K-12 Physical Education in U.S.A.[J].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2016, 35(2): 85-96. (SSCI & SCIJCR-Q2, IF2.660)

  

(二)中文期刊论文 

157.尹志华体育教师推进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教学实施的问题透视、关键要素与优化策略[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4年第6(CSSCI扩展版,中文核心)  

156.尹志华人工智能融入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框架构建与推进策略[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4年第5(CSSCI)

155.尹志华. 新时代体育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维度表征、主要问题与推进路径[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24年第5(中文核心)

154.尹志华. 新时代全面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的价值、重点任务与推进策略[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4年第4(CSSCI扩展版,中文核心)

153.尹志华. 新时代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与健康教学话语体系构建与落实策略[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3年第4(CSSCI扩展版,中文核心)  

152.尹志华. 课程改革背景下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促进的实验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3年第4(CSSCI扩展版,中文核心)  

151.尹志华有效教学的知识基础:体育教师应掌握什么样的知识?——美国国家体育科学院院士Phillip Ward教授学术访谈录[J].体育与科学2023年第3(CSSCI)

150.尹志华人工智能助推体育教育发展的需求机理、关键维度与实现方略[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3年第2(CSSCI,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体育》2023年第9期全文转载)

149.尹志华核心素养下《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2011年版比较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4(CSSCI扩展版,中文核心)

148.尹志华论“身体素养”和“体育与健康学科/课程核心素养”的区别与联系[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4(CSSCI)

147. 尹志华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的结构探索: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J].体育学刊2022年第4(CSSCI)

146. 尹志华新时代核心素养导向体育课程改革的缘由、需求机理与推进策略[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4(CSSCI)

145.尹志华新课标背景下体育与健康课程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思维原则与实践路径[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3(CSSCI扩展版,中文核心,《教育文摘周报》2022727日第2版摘编,入选《中国知网》学术精要PCSI (论文引证标准化指数)论文、高被引论文和高下载论文)

144. 尹志华“利器”还是“鸡肋”?——美国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认证效果及对我国专业认证的警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1年第8(CSSCI)

143. 尹志华加拿大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及其应用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1年第3(CSSCI)

142.尹志华核心素养下发达国家体育课程标准比较与发展趋势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6(CSSCI)

141. 尹志华学校体育应成为国家危机治理的利器[J].体育学研究2020年第5(CSSCI扩展版,中文核心)

140.尹志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建设的挑战与治理策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0年第3(CSSCI)

139.尹志华体育教育专业认证:重大意义、面临问题与推进策略[J].体育科学2020年第3(CSSCI,一级学科权威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体育》2020年第8期全文转载)

138. 尹志华基于标准的职前体育教师质量评估认证体系开发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2(CSSCI)

137. 尹志华基于标准的职前体育教师质量认证程序开发调查与分析[J].体育学刊2019年第3(CSSCI) 

136. 尹志华国家意志与体育新课标表达:论《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十九大精神的落实[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3(CSSCI) 

135. 尹志华美、加、爱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体育学刊2019年第2(CSSCI) 

134. 尹志华成为“社会人”:体育教师社会化的探索与思考——美国普渡大学Thomas Templin教授和阿拉巴马大学K. Andrew Richards教授跨代际学术访谈录[J].体育与科学,2019年第1(CSSCI) 

133. 尹志华我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制订的基础与推进路径探索[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7(CSSCI) 

132.尹志华澳大利亚体育教育专业的建设与启示——以昆士兰大学为例[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2(CSSCI) 

131. 尹志华爱尔兰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分析与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年第11(CSSCI) 

130. 尹志华. 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与现实图景:美国密歇根大学Weiyun Chen教授学术访谈录[J].体育与科学,2016年第6(CSSCI)   

129.尹志华.体育教师教育研究的十大热点:基于2012PETE大会以来的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年第10(CSSCI)   

128. 尹志华.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特色及其启示[J].体育学刊,2016年第3(CSSCI)  

127. 尹志华. 体育教师教育标准体系的框架构建及其内涵[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6年第1(CSSCI)

126.尹志华.中国体育教师专业素质要求的历史演进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5年第9(CSSCI扩展版,中文核心)

125.尹志华.新西兰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与发展:以奥克兰大学为例[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5(CSSCI扩展版,中文核心)

124. 尹志华. 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方式的转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年第5(CSSCI)

123. 尹志华. 基于SPARK课程理念的体育课程构建策略:设计研究的视角[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7(CSSCI)

122. 尹志华. 二十世纪晚期社会学视域下体育教师研究的热点综述与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年第5(CSSCI)

121. 尹志华. 对话、规训与权力:一个分析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三维框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年第2(CSSCI)

120. 尹志华. 中小学体育教师在体育学习评价中的心理障碍调查分析[J].体育学刊,2013年第1(CSSCI)

119. 尹志华. 对制订新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5(CSSCI)

118. 尹志华. NBPTS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研究及其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年第3(CSSCI)

117. 尹志华. 对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制订基本问题认识的实证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1年第5(CSSCI)

116. 尹志华. 美国NCATE不同级别新体育教师标准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第7(CSSCI)

115. 尹志华. 美国SPARK课程的教师培训[J].体育学刊,2010年第6(CSSCI)

114. 尹志华. 对我国职业体育联盟中有关竞争性平衡制度分析[J].体育科研,2009年第2(CSSCI扩展版,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体育》目录索引)

113. 尹志华. 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体育专业教师绩效评估及其启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中文核心)

112. 尹志华.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重构[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中文核心)

111.李晨曦,尹志华人工智能助推职业体育赛事发展的机制、价值与路径[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4年第5(CSSCI

110.刘皓晖,尹志华. 基于美国国家课程标准的体育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内容、特点及启示[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4(CSSCI通信作者)

109.孟涵,尹志华. 美国青少年体育素养培养体系特征及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21年第11(CSSCI扩展版,中文核心,通信作者)

108. 俞佳俊,尹志华. 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建设与启示[J].体育学刊,2016年第2(CSSCI)

107.汪晓赞,尹志华. 美国国家体育课程标准的历史流变与特点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2(CSSCI扩展版,中文核心

106. 汪晓赞,尹志华. 国际视域下当代体育课程模式的发展向度与脉络解析[J].体育科学,2014年第11(CSSCI)

105. 杜伟超,尹志华. 中日体育课程比较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年第12(CSSCI扩展版,中文核心)

104.刘皓晖,降佳俊,尹志华. 我国体育教师教育发展:历史脉络、演化特征与未来方略[J].体育文化导刊,2024年第6(CSSCI扩展版,中文核心

103.刘皓晖,万雪,尹志华. 美国健康教育课程标准的解读与镜鉴[J].中国学校卫生2024年第3(中文核心

102.徐丽萍,孙铭珠,尹志华. “十四五”时期我国体育公园建设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23年第12(CSSCI扩展版,中文核心 

101.田恒行,孙铭珠,尹志华. 国际体育素养体系的多维比较与发展趋势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3年第3(CSSCI扩展版,中文核心  

100.刘波,郭振,尹志华. 加快建设体育强国背景下竞技体育发展新模式研究[J].体育学研究,2023年第1(CSSCI  

99.孙铭珠,贾晨昱,尹志华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大概念要义阐释、提取路径与内容框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3年第1(CSSCI扩展版,中文核心,通信作者,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体育》2023年第6期全文转载

98.孙铭珠,孟涵,尹志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体育教师的角色挑战、重新定位与治理路径[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2(中文核心,通信作者

97.张中印,马凌波,尹志华指向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学设计:理论与路径、问题与策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2年第3(CSSCI通信作者

96. 田恒行,孙铭珠,尹志华澳大利亚体育素养的构成、测评、培养及启示[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1年第4(CSSCI通信作者

95.汪晓赞,何耀慧,尹志华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体育与健康学业质量阐释、构成与超越[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1年第1(CSSCI) 

94.童甜甜,汪晓赞,尹志华核心素养视域下幼儿园运动游戏课程开发的现实诉求与路径[J].体育学刊,2018年第5(CSSCI) 

93.谢鹏辉,汪晓赞,尹志华英国伯明翰大学职前体育教师本硕一体化培养的特色与启示[J].体育学刊,2018年第3(CSSCI) 

92. 王曙光,汪晓赞,尹志华爱尔兰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与启示——以科克大学为例[J].体育文化导刊,2017年第7(CSSCI扩展版,中文核心

91. 石冰冰,汪晓赞,尹志华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指标构建及实施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7年第2(CSSCI扩展版,中文核心

90. 叶静雯,汪晓赞,尹志华.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改革、发展与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16年第9(CSSCI扩展版,中文核心)  

89. 何耀慧,汪晓赞,尹志华. 美国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与发展研究:以印第安纳大学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年第10(CSSCI)  

88. 范晓萍,汪晓赞,尹志华. 爱尔兰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与发展研究:以利莫瑞克大学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年第4(CSSCI)

87. 岳天虹,汪晓赞,尹志华. 加拿大体育与健康教育专业的改革、发展与启示:以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为例[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5(CSSCI扩展版,中文核心)  

86. 杜伟超,汪晓赞,尹志华. 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发展与启示[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5(CSSCI扩展版,中文核心,人大复印资料《体育》全文索引)  

85.季浏,尹小俭,尹志华. 日本基础教育体育科《学习指导要领》述评[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2(CSSCI扩展版,中文核心)  

84. 田恒行,苗向军,孙铭珠,尹志华. 图像式自我评估:澳大利亚儿童体育素养测评工具PL-C Quest解析与镜鉴[J].体育学研究,2022年第6(CSSCI)

83.刘波,王松,陈颇,尹志华.当前体教融合的研究动态与未来展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1年第1(CSSCI)

82. 周珂,周艳丽,Keating Xiaofen尹志华. 标准驱动的美国体育教师教育质量动态保障体系研究[J].体育科学,2016年第1(CSSCI)

81. 徐丽萍,王文龙,孙铭珠,侯士瑞,尹志华. 全民健身背景下体育公园建设机遇、困境与优化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22年第10(CSSCI扩展版,中文核心

80. 降佳俊,殷明越,刘皓晖,宋健,牛晓,尹志华文化课堂微运动促进学生身体活动水平的研究进展[J].中国学校卫生,2024年第4(中文核心)

79. 尹志华.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进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价值、问题与路径[J].体育文化与产业研究2024年第5辑 (约稿) 

78. 尹志华. 新时代体育领域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的价值、困境与推进方略——基于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引领[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23年第4(约稿) 

77. 尹志华. 中小学体育教师核心素养的结构与特点:基于美国阿肯色州的解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6

76.尹志华.核心素养时代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挑战与应对——基于《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分析[J].体育教育学刊,2022年第4(RCCSE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体育》2022年第11期全文转载) (约稿)

75.尹志华.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EPDS)的建设:美国的经验与启示[J].体育教育学刊,2022年第2(RCCSE) (约稿)

74.尹志华.大城市体育消费空间利用的SWOT分析与发展战略——基于上海的数据审视[J].休闲运动与健康,2021年第1

73. 尹志华. 新时代体育教师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与提升策略[J].中国学校体育,2020年第7(约稿)

72. 尹志华. 关照健康:重大疫情下体育与健康课程面临的挑战、责任与未来转向[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20年第2(RCCSE) (约稿)

71. 尹志华. 基于国家课程标准的线上体育课程设计要点解析[J].中国学校体育,2020年第3(约稿)

70. 尹志华. 论核心素养下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目标体系及制订原则[J].体育教学,2020年第1(约稿)

69. 尹志华. 论核心素养下体育品格与体育品德的关系[J].体育教学,2019年第12(约稿)

68. 尹志华. 论核心素养下体育道德与体育品德的关系[J].体育教学,2019年第11(约稿)

67. 尹志华. 论核心素养下体育精神与体育品德的关系[J].体育教学,2019年第10(约稿)

66. 尹志华. 论核心素养下环境适应与健康行为的关系[J].体育教学,2019年第9(约稿)

65. 尹志华. 论核心素养下情绪调控与健康行为的关系[J].体育教学,2019年第8(约稿)

64. 尹志华. 论核心素养下健康知识掌握与运用和健康行为的关系[J].体育教学,2019年第7(约稿)

63. 尹志华. 论核心素养下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和健康行为的关系[J].体育教学,2019年第6(约稿)

62. 尹志华. 论核心素养下体育展示与比赛和运动能力的关系[J].体育教学,2019年第5(约稿)

61. 尹志华. 论核心素养下技战术运用与运动能力的关系[J].体育教学,2019年第4(约稿)

60. 尹志华. 论核心素养下运动认知与运动能力的关系[J].体育教学,2019年第3(约稿)

59. 尹志华. 论核心素养下体能与运动能力的关系[J].体育教学,2019年第2(约稿)

58. 尹志华. 论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个方面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J].体育教学,2019年第1(约稿)

57. 尹志华. 学校体育要避免“雷声大雨点小”[J].教育家,2019年第1(约稿)

56. 尹志华. 体育教师专业意识培养的策略——对第三届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育教育)大会上意大利Alberto Cei教授主题报告的思考[J].体育教学,2016年第8

55. 尹志华. 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逻辑起点与终极追求[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6年第2(约稿)

54. 尹志华. 一个校长眼中的SPARK课程[J].中国学校体育,2015年第3

53. 尹志华. 借鉴与启示:美国体育教师评价工具评析[J].中国学校体育,2014年第8

52. 尹志华. 国际比较体育与运动协会(ISCPES)2011年学术年会在Betway必威西汉姆联举行[J].体育教学,2011年第7

51. 尹志华. 让健康无处不在——来自美国SPARK中小学体育课程研讨的报道[J].体育教学,2011年第3

50. 尹志华. 在比较中交流、在交流中共享[J].中国学校体育,2011年第7

49. 尹志华. 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过程中评价者的心理障碍及其调适策略[J].体育科研,2010年第2

48. 尹志华. 提升来自学习,发展源于反思——基于美国SPARK课程的思考与建议[J].体育教学,2010年第1

47. 尹志华. 追求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专业化[J].中国学校体育,2010年第12

46. 尹志华. 以课题研究为纽带、以教师成长为目的[J].中国学校体育,2010年第6

45. 尹志华. 体育教师也需要健康成长”[J].体育教学,2009年第12

44. 尹志华. 为了孩子们心中的彼岸”——SPARK课程目标体系之探析[J].体育教学,2009年第11

43. 尹志华. 体验经济视野下商业健身俱乐部的经营模式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6

42. 尹志华. 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乡本教研”[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3

41. 尹志华. 新课改背景下体育教师的角色转换及其主要特征[J].贵州体育科技,2009年第1

40. 尹志华.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创新型体育教师的培养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年第6

39. 尹志华. 论新课改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课程资源的开发[J].搏击.武术科学,2009年第11

38. 尹志华. 体育新课程改革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机遇探析[J].搏击.武术科学,2009年第8

37. 孟涵,尹志华. 体育素养构成体系、测评与培养:威尔士的经验与启示[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5

36. 孙铭珠,尹志华. 基于教师专业标准的职前体育教师教育改革价值与推进策略[J].体育师友,2022年第2

35. 孙铭珠,尹志华. 体育教师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基础、表现形式和构建路径[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1

34. 徐悦,尹志华. 社交媒体应用时代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机遇与抉择[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21年第6(RCCSE)

33.孙铭珠,尹志华. 大城市居民参与商业健身俱乐部的满意度与提升对策——基于上海市的数据分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21年第2

32.孙铭珠,尹志华. 分类视角下美国地方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特点及启示[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21年第1

31. 刘皓晖,尹志华.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体育教师研究的热点分析[J].体育科技,2020年第2

30.侯士瑞,尹志华. 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引导发现式体育教学风格的内涵及其实施途径[J].体育师友,2020年第2

29.陈悠,尹志华. 共同见证KDL课程首发,推动国家课程标准落地——2018年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高峰论坛在Betway必威西汉姆联举行[J].体育教学,2019年第1

28.贾于宁,尹志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特点与启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10

27. 陈悠,尹志华. 共议课改新举措开辟发展新航向——第三届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育教育)主席会议暨全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联盟成立大会在大连顺利召开[J].中国学校体育,2018年第7

26. 陈悠,尹志华. 学者共议课改新举措开辟联盟发展新航向——第三届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育教育)主席会议暨全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联盟成立大会在大连顺利召开[J].体育教学,2018年第8

25.杨燕国,尹志华. 实践带动科研科研反哺实践——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大数据平台建设研究》研讨会在重庆召开[J].体育教学,2018年第1

24. 李亚韬,尹志华体育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土耳其DHRFKPET项目的案例与启示[J].中国学校体育,2017年第8

23. 蔡猛,尹志华. 农村留守儿童参与体育锻炼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4年第S2

22. 王秋辰,尹志华. 追踪学校体育前沿成果创新会议整体运行机制[J].中国学校体育,2014年第9

21.吴红权,尹志华. 学校体育的挑战与青少年健康促进——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综述[J].体育教学,2014年第8

20. 俞佳俊,尹志华. 初中体育骨干教师工作满意度相关问题的调查研究[J].体育科研,2014年第4

19.计琳,尹志华. 盘点师资家底解读《中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与政策分析报告》[J].上海教育,2011年第5

18. 罗阳佳,尹志华. ”非名校同样优质的14个案例[J].上海教育,2011年第5

17. 李艳,尹志华. 对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春季篮球联赛各球队技术指标分析[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6

16. 张建华,尹志华. 论健美操运动员竞赛中心理障碍的产生及调适[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年第3

15. 李艳,尹志华. 高职院校武术教师专业化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1

14. 李艳,尹志华. 体育教师专业化中的个体户现象解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年第6

13.刘皓晖,万雪,尹志华. 健康教育的价值意蕴、标准演进与实施理路——基于《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分析[J].体育教育学刊,2022年第4(RCCSE)

12.孟涵,孙铭珠,尹志华. 我国体育教师研究的热点与特点评析——基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20年第4(RCCSE)

11. 李建,张古月,尹志华. 三融九式:提升学生足球比赛能力的有效策略[J].校园足球,2020年第6

10. 李佳美,周珂,尹志华. 加拿大幼儿体育素养观察工具(PLOT)介绍与分析[J].体育教学,2020年第3

9. 付凌一,孙铭珠,尹志华. 从国家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到课时学习目标:美国俄亥俄州的案例与特点分析[J].体育教学,2020年第2

8. 付凌一,孙铭珠,尹志华. 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构建的缘起与现实意义[J].运动精品,2019年第4

7. 陈怡雯,孙铭珠,尹志华.职前体育教师实习压力的来源与应对策略研究综述[J].青少年体育,2018年第11

6. 陈怡雯,孙铭珠,尹志华.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职前体育教师培养的策略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年第6

5.陈美媛,沈紫薇,尹志华.聚焦青少年体育与健康对策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和重点项目研讨会在无锡召开[J].体育教学,2018年第7

4.杜伟超,汪晓赞,尹志华.中美基础教育小学阶段低年级体育课程的比较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6年第1(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体育》2016年第5期全文转载)

3. 陈为为,毕胜,尹志华. 瑜伽促进学生脑潜能开发的综述研究[J].体育世界,2011年第2

2. 孔琳,汪晓赞,尹志华. 对我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现状及对策的研究[J].运动精品,2012年第1

1. 孔琳,汪晓赞,李正中,尹志华.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实践课学生学习评价现状调查研究[J].体育科技,2012年第1

  

二、学术会议论文发表

45. Yin,Z.H., Sun,M.Z., Meng,H. & Wang,X.Z.(2021). Challenges, Reorientation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Chines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the Post COVID-19. 2021 SHAPE America National Convention and Exposition, USA, April 13-17, 2021. (Virtual, Poster Presentation)

44. Yin,Z.H., Sun,M.Z., Deng,F.L. & Wang,X.Z.(2019). Factors influencing Expert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Shanghai. 2019 SHAPE America National Convention and Exposition, Tampa, FL, USA, April 9-14, 2019. (Poster Presentation)

43. Yin,Z.H., Wang, X.Z., Sun, M.Z. (2018).Using Mixed Method Design to Develop the Standards for Initia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in China. 4th International Chinese Society for Physical Activities and Health (ICSPAH) Forum, Nashville, Tennessee, USA, March 19-24, 2018. (Poster Presentation)

42. Yin,Z.H., Zhang,L.Q.,Wang,X.Z. & Ji,L. (2017).Students Perceptions Towards to Health in Selected College in China. 2017 Asia-Pacific Conference on Exercise and Sports Science (APCESS), Bangkok, Thailand, June 14-16, 2017. (Poster Presentation)

41. Yin,Z.H. & Sun,M.Z. (2017).Graduate-Level Pre-Service PE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Students PE Learning Outcomes. 2017 SHAPE America National Convention and Exposition, Boston, MA, USA, March 14-18, 2017. (Oral Presentation) 

40. Yin,Z.H., Wang,X.Z.,Ji,L. & Sun,M.Z. (2017). Perceptions of Pre- Service Physical Education Regarding Teacher Standards. 2017 SHAPE America National Convention and Exposition, Boston, MA, USA, March 14-18, 2017. (Oral Presentation)  

39. Yin,Z.H., Wang,X.Z.,Ji,L. & Sun,M.Z. (2016).MOOCs in Higher EducationA Novel Physical Education Experience. 2016 SHAPE America National Convention and Exposition, Minneapolis, MN, USA, April 5-9, 2016. (Oral Presentation)

38. Yin,Z.H., Wang,X.Z., & Housner,L.(2015).Perceptions of In-servic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regarding Teacher Standards.2015 AIESEP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Madrid, Spain,July 8-11, 2015. (Oral Presentation) 

37. Yin,Z.H., Wang,X.Z.,Ji,L. & Sun,M.Z. (2015).Assessing the Influence of NASPE/NCATE Accreditation on PETE.2015 SHAPE America National Convention and Exposition, Seattle, WA, USA, March 17-21, 2015. (Poster Presentation)

36. Yin,Z.H.,Miao,J.,&Wang,X.Z.(2014).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Prior to using SPARK Curriculum ModelA Preliminary Study.2nd International Chinese Society for Physical Activities and Health (ICSPAH) Forum, Saint Louis, MO, USA, April 2, 2014. (Poster Presentation)

35. Yin,Z.H.,Wang,X.Z.(2013).What Quality Life for Chinese Accomplished Elementar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 Descriptive Analysis. 1st International Chinese Society for Physical Activities and Health (ICSPAH) Forum. Charlotte, NC, USA, April 23, 2013. (Poster Presentation)

34. Yin,Z.H.,Wang,X.Z.,Kong,L.,& Ji,L.(2011). An empirical study of Psychological Barriers of Evaluators in PE Learning Assessment Proces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The 6th Asian South Pacific Association of Sport Psychology Congress.Taipei,November 11-14, 2011. (Oral Presentation)

33. Yin,Z.H.,Wang,X.Z.,&Kong,L. (2011). A Exploratory Research to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New Physical Education(PE) Teachers Based on Grounded Theory.ISCPES Regional Conference 2011.Shanghai,June 8-11, 2011. (Oral Presentation)

32. Cai,M., Yin,Z.H. (2014).Constraints of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s Participate in Physical Exercise and Countermeasures.2014 World Conference o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Challeng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Shanghai, July 25-28, 2014. (Poster Presentation)

31. Wang,X.Z.,Guo,Q.,Yin,Z.H.,Li,X.X., & Housner,L.(2015).Investigationof factors influencing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during physical educationclasses in China.2015 AIESEP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Madrid, Spain,July 8-11, 2015. (Oral Presentation)   

30. Du,W.C., Wang,X.Z.,Yin,Z.H. & Wu,P. (2014).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Objectives and Contents of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Used in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s in China and Japan.2014 World Conference o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Challeng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Shanghai, July 25-28, 2014. (Poster Presentation)

29. Zhang, L.Q., Wang, X.Z., Gao, H.N., Yin, Z.H. (2018).A Comparative Study on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between Tibetan and Other Nationalities in Xizang Minzu University. 4th International Chinese Society for Physical Activities and Health (ICSPAH) Forum, Nashville, Tennessee, USA, March 19-24, 2018. (Poster Presentation)

28. Zhang,L.Q., Guo, Q., Gao, H.N., Yin, Z.H., Li, X.Y., & Wang,X.Z. (2017).The Study on Tibetan Students'  Physical  Constitution of  Xizang Minzu University. ‍‍2017 Asia-Pacific Conference on Exercise and Sports Science (APCESS), Bangkok, Thailand, June 14-16, 2017. (Poster Presentation)

27. Jin,Y., Wang,X.Z., He,Y.H., Yin,Z.H.,& Ji,L.(2014).The Analysis of a ChineseElement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 by Using SOFIT.2nd International Chinese Society for Physical Activities and Health (ICSPAH) Forum, Saint Louis, MO, USA, April 2, 2014. (Poster Presentation)

26. Jin, Y., Wang, X.Z., Li, X.X., Guo, Q., Yin, Z.H., & Housner, L.(2015). Extracurricular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dentary Behavior of Children in China.2015 AIESEP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Madrid, Spain,July 8-11, 2015. (Oral Presentation)  

25. Li,W.D., Xiang,P., Gao,Z., Shen,B.& Yin,Z.H. (2015).Impact of 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 Documents and Guidelines on Research in Teaching K-12 Physical Education.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AERA) 2015 Annual Meeting, Chicago, IL, USA, April 16-20, 2015. (Oral Presentation)

24. 尹志华. 新时代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结构体系的构建研究. 2021清华体育高层论坛,北京,2021年6(口头报告,被评为最佳报告). 

23. 尹志华. 我国体育科研“十三五”热点回顾与“十四五”发展走向:基于高关注度C刊论文分析. 新阶段 新理念 新格局:面向“十四五”的我国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优秀作者座谈会,江西南昌20216(口头报告).   

22. 尹志华. 体育教师教育治理的目标与实现路径研究. 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江苏南京,201911(墙报交流). 

21. 尹志华. 新时代体育教师研究的使命与方向. “中华民族复兴与体育的新使命”学术研讨会暨《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优秀作者座谈会,河南开封20196(口头报告). 

20. 尹志华. 体育教师命运共同体:理论基础、表征维度与形塑路径. 第四届体育学科发展青年论坛,四川成都,20183(分论坛口头报告). 

19. 尹志华基于标准的职前体育教师质量认证程序开发相关问题的调查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浙江杭州,20179(分会口头报告,一等奖).‍‍

18. 尹志华. 基于教师专业标准的职前体育教师教育改革价值与优化路径. 第二届体育学科发展青年论坛,江苏苏州,201610. (书面交流)

17. 尹志华. 体育教师教育治理主体多元化研究. 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浙江杭州,201511.(墙报交流)

16. 尹志华. 中国中小学生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制定相关问题认知状况的调查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上海,20147(分会口头报告,一等奖).

15. 尹志华. 体育教师教育标准的维度与主体研究. 7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上海,20147(专题交流).

14. 尹志华. 不同人群对制订新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意见和建议的实证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 天津, 20129(口头报告,三等奖).

13. 尹志华. 对话、规训与权力:一个分析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三维框架. 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上海,201112(书面交流).

12. 尹志华. 伦理学视野中大学公共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审视. 6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江西南昌,201110(专题交流).

11. 尹志华. 对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制订基本问题认识的实证研究. 第十一届中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暨第六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内蒙古包头,20117. (口头报告,一等奖)

10. 尹志华. 体育学习评价过程中评价者心理障碍的产生及其调控策略. 9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暨两岸四地华人运动心理学研讨会,上海,20109. (书面交流)

9. 尹志华. 社会学视角下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重构. 4届社会体育国际论坛,上海,20109. (口头报告)

8. 尹志华. 美国NCATE不同级别新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比较研究. Betway必威西汉姆联——上海社会科学院第六届青年学术论坛,上海,20105. (书面交流)

7. 孙铭珠,尹志华. 大城市居民参与商业健身俱乐部的满意度实证研究——基于上海的数据分析. 2019清华体育高层论坛,北京,20196. (专题报告)

6. 叶鹏,尹志华. 免费师范教育背景下新入职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上海,20147(墙报交流,二等奖).

5. 俞佳俊,尹志华. 初中体育骨干教师工作满意度相关问题的调查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上海,20147(书面交流,三等奖).

4. 范晓萍,尹志华. 入职体育教师专业技能的退化原因及其提升的策略研究. 7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上海,20147(专题交流).

3. 李凌姝,尹志华. 有氧运动对于提高中青年女性身心健康适用效果的研究. 9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暨两岸四地华人运动心理学研讨会,上海,20109(书面交流).

2. 沈光茹,汪晓赞,尹志华. 美国SPARK课程对上海市小学生学业成绩影响的实验研究. 第十一届中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暨第六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内蒙古包头,20117(书面交流,三等奖) .

1. 孔琳,汪晓赞,尹志华对我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2011年上海市研究生学术论坛,上海,20115(口头报告) .

 

三、出版著作/教材/译著

(一)学术著作

18.专著,《体育素养国际比较研究》,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出版社,2024

17.专著,《培根铸魂——体育教师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24 (入选“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入选2023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16.专著,《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研究》,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出版社,2022 (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

15. 专著,《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解构与阐释》,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出版社,2021 (荣获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青年成果奖)

14. 专著,《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研究》,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出版社,2017 (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荣获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13. 主编,《健康管理》,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22

12. 主编,《国际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出版社,2018 (荣获教育部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11. 副主编,《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10. 副主编,《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出版社,2018

9. 副主编,《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热点探析》,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出版社,2015

8. 参编,《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行动方案2020-2030)》,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出版社,2023

7. 参编,《上海体育产业发展报告(2021-202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

6. 参编,《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

5. 参编,《2021年上海市体育决策咨询研究成果报告》,上海大学出版社,2022

4. 参编,《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荣获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3. 参编,《体育课程教学模式》,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 参译,《体育教学风格》,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1. 参编,《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二)教材

28. 副主编,《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参考资料(必修,第二册)》,上海教育出版社,2021

27. 副主编,《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参考资料(必修,第一册)》,上海教育出版社,2021

26. 参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出版社,2024

25. 参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体育与健康(教师用书:基本运动技能,全一册)》,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出版社,2024

24. 参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体育与健康(教师用书:体能,全一册)》,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出版社,2024

23. 参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体育与健康(教师用书:篮球运动,全一册)》,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出版社,2024

22. 参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体育与健康(教师用书:排球运动,全一册)》,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出版社,2024

21. 参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体育与健康(教师用书:足球运动,全一册)》,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出版社,2024

20. 参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体育与健康(教师用书:乒乓球运动,全一册)》,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出版社,2024

19. 参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体育与健康(教师用书:羽毛球运动,全一册)》,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出版社,2024

18. 参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体育与健康(教师用书:田径类运动,全一册)》,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出版社,2024

17. 参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体育与健康(教师用书:体操类运动,全一册)》,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出版社,2024

16. 参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体育与健康(教师用书:游泳运动,全一册)》,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出版社,2024

15. 参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体育与健康(教师用书:冰雪类运动,全一册)》,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出版社,2024

14. 参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体育与健康(教师用书: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全一册)》,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出版社,2024

13. 参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体育与健康(教师用书:新兴体育类运动,全一册)》,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出版社,2024

12. 参编,《跟我学赛艇》,复旦大学出版社,2022

11. 参编,《体育与健康(普通高中教科书,必修全一册)》,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出版社,2019 (荣获教育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

10. 参编,《小学KDL体育与健康课程(水平三)》,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出版社,2019

9. 参编,《小学KDL体育与健康课程(水平二)》,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出版社,2019

8. 参编,《小学KDL体育与健康课程(水平一)》,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出版社,2018

7. 参译,《SPARK体育课程教师用书:小学三至六年级》,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6. 参编,《小学足球教学(水平一:基础运动能力)》,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5. 参编,《小学足球教学(水平二:基础足球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4. 参编,《小学足球教学(水平三:技能运用与决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3. 参译,《SPARK体育课程教师用书:学前/过渡阶段至小学二年级》,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荣获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2. 参编,《体育与健康(8年级学生用书)》,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出版社,2013

1. 参编,《体育与健康(7年级学生用书)》,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出版社,2012 (荣获教育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一等奖)

荣誉及奖励

77. 2024年,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成果(独立)

76. 2024年,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第四)

75. 2024年,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科研工作一等奖(独立)  

74. 2024年,Betway必威西汉姆联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刘皓晖)指导教师奖(独立)

73. 2024年,Betway必威西汉姆联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徐丽萍)指导教师奖(独立)

72. 2024年,Betway必威西汉姆联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周清源)指导教师奖(独立)

71. 2023年,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以体育人”体育教育教师团队,参与) 

70. 2023年,《武汉体育学院学报》和《体育教育学刊》优秀审稿专家(独立)  

69. 2023年,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教学与社会工作优秀奖(独立)  

68. 2023年,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科研工作三等奖(独立)  

67. 2023年,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创新创业工作先进个人(独立)

66. 2023年,Betway必威西汉姆联优秀硕士毕业论文(陈莉林)指导教师奖(独立)

65. 2023年,Betway必威西汉姆联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何仲莛)指导教师奖(独立)

64. 2023年,《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1-2022)优秀审稿人和优秀撰稿人(第一)

63. 2023年,北京第三届学校体育科学大会二等奖(第一)

62. 2022年,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科研工作二等奖(独立)

61. 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八)

60. 2022年,上海市高等教育(本科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第四)  

59. 2021年,教育部全国首届教材建设奖一等奖(义务教育教科书《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参与)

58. 2021年,教育部全国首届教材建设奖等奖(普通高中教科书《体育与健康》,第三)

57. 2021年,教育部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等奖(第二)  

56. 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一等奖(第二)

55. 2021年,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科研工作一等奖(独立)  

54. 2021年,清华体育高层论坛最佳报告(第一)

53. 2021年,Betway必威西汉姆联高等教育(本科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第四)

52. 2020年,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科研工作一等奖(独立)

51. 2020年,全国体育社会科学年会优秀论文奖(第三)  

50. 2019年,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第二)

49. 2019年,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科研工作二等奖(独立)

48. 2019年,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年度考核优秀奖(独立)

47. 2019年,第二届大学生(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大赛优秀导师奖(第三)

46. 2018年,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修订表彰奖励(独立)

45. 2018年,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独立)

44. 2018年,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年度考核优秀奖(独立)

43. 2018年,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科研工作二等奖(独立)

42. 2018年,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第一届青年教师课堂展示活动三等奖(独立)

41. 2018年,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创新创业训练管理工作先进个人(独立)

40. 2017年,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第四)  

39. 2017年,高等教育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第五)

38. 2017年,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科研工作一等奖(独立)

37. 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一等奖(第一)

36. 2016年,上海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第二)

35. 2016年,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年度考核优秀奖(独立)

34. 2016年,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科研工作一等奖(独立)

33. 2016年,Betway必威西汉姆联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先进个人(独立)

32. 2016年,《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优秀撰稿人(独立)

31. 2015年,上海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独立)

30. 2015年,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参与)

29. 2015年,Betway必威西汉姆联本科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三)

28. 2015年,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科研工作三等奖(独立)

27. 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一等奖(第一)

26. 2013年,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独立)

25. 2013年,Betway必威西汉姆联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资助奖(独立)

24. 2012年,Betway必威西汉姆联研究生校长奖学金一等奖(独立)

23. 2012年,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独立)

22. 2012年,Betway必威西汉姆联第20届大夏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独立)

21. 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三等奖(第一)

20. 2012年,全国中小学体育教研员培训项目“优秀志愿者”(独立)

19. 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中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暨第六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一等奖(第一)

18. 2011年,Betway必威西汉姆联“黄震科研优秀奖学金”(独立)

17. 2011年,全国中小学体育教研员培训项目“优秀志愿者”(独立)

16. 2011年,国培计划紧缺薄弱骨干学科教师培训项目“优秀志愿者”(独立)

15. 2010-2011年,Betway必威西汉姆联“研究生A类奖学金”(独立)

14. 2010年,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单项奖学金”(独立)

13. 2010年,Betway必威西汉姆联“优秀学生”(独立)

12. 2010年,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刘翔奖学金”(独立)

11. 2010年,教育部“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子课题特等奖(对初中生实施契约式体育学习法效果评价的实验研究,第一主研人员)

10. 2010年,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优秀研究生干部”(独立)

9. 2010年,华东师大&上海社科院第六届青年学术论坛论文优胜奖”(第一)

8. 2009年,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刘翔奖学金”(独立)

7. 2009-2010年,Betway必威西汉姆联“研究生A类奖学金”(独立)

6. 2009-2010年,Betway必威西汉姆联研究生院“优秀研究生助管”(独立)

5. 2009年,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网”优秀网站管理者”(独立)

4. 2008-2009年,Betway必威西汉姆联“研究生A类奖学金”(独立)

3. 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二等奖(第二)

2. 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三等奖(第三)

1. 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中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暨第六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二等奖(第三)

10 访问

相关教师